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山西大同大学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
  • 信息来源:
  •   
  • 作者:
  •   
  • 发布日期:2023-09-01 09:12:15
【字体:   】

关于举办山西大同大学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突出价值引领,引导社会风尚,展示科技成就,服务创新发展,立足公众所需,提升科学素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构建社会化工作大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根据《中国科协等21部门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23〕34号)要求,我校于2023年9月17-23日全国科普日期间集中开展全校范围内科普宣传活动。

一、时间和主题

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定于2023年9月17-23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

二、活动内容

(一)加强政治引领,激发奋进力量。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科普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多方位宣传展示新时代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生动实践。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凝聚踔厉奋发广泛力量。

(二)聚焦创新发展,服务自立自强。围绕“四个面向”所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具备条件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基地开放,集中展示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展现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重大成果,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科技赋能,助力“国之大者”。聚焦乡村振兴,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科普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促进优质科技科普资源深入农村、服务农民,促进共同富裕。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绿色、低碳、节约的生态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服务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科普助力“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四)践行科普为民,共创美好生活。围绕卫生健康、数字素养、知识产权、食品安全、国防知识、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重点人群,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基层阵地,融入文化、艺术、教育、旅游、体育等各领域,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样的内容、常有常新的活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三、活动安排

立足守正创新、开放协同、服务大众,着力组织好全国科普日各类活动,广泛开展社会需要、学生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系列科普活动。

1.科普基地联合行动科普基地必做项目

动员学校各科普基地以“科创筑梦”为主题,发布青少年教育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

2.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

组织动员志愿者,围绕卫生健康、数字素养、知识产权、食品安全、国防知识、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重点人群,深入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融入文化、艺术、教育、旅游、体育等各领域,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样的内容、常有常新的科普活动,助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3.科普讲解

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自主命题,自行确定一个科普内容进行讲解,时间5分钟之内。讲解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简得当,层次清楚、合乎逻辑,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

4.科普讲座每单位报一项

由各部门推荐专业教师进行科普讲座,旨在通过讲座,引领学生领会科学、感受科学、走近科学,使大学生深入了解科技知识、科研工作,激发大学生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志向,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

5.开放实验室每单位报一项

为落实举办山西大同大学全国科普日,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和学术研讨氛围,构建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引导我校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勒奋学习、锐意创新,促进优秀的科学人才和成果的涌现,弘扬我校学生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知识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特此举办科普基地、科研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同学们的参与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同学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学术活动的蓬勃发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实现科技梦。

6.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每单位报一项

实验表演具体形式不限,内容由申报者自行确定完成演示,实验内容应科学准确、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演示效果应动作标准、快速准确,简单易学、互动性强。

7.科普微视频制作每单位报一项

通过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动画、动漫等原创科普微视频(教学讲课视频、ppt生成视频除外),宣传《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相关知识与方法,内容围绕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内容短而精,兼具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艺术性、趣味性。视频应有片头、正片、片尾三部分构成,片尾署名应体现作品的权属情况。视频中的文字语言应为简体中文,配音和解说使用普通话,视频时长为2-5分钟。

8.科普宣传线上展厅每单位报一项

科学技术部网站开设山西大同大学科普宣传专栏,集中展示全国科普日活动动态、科普法规、科普基地讲解、科普微视频等科普内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规范实施。今年是第二十届全国科普日。各单位和部门要把全国科普日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广泛动员、精心组织,不断提升科普日活动服务力、影响力。要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协调机制联动,集成优势资源、汇聚各方合力,服务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公众。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安全有序开展活动。

(二)创新引领,普惠群众。要以人民性、引领性、时代性、科学性、融合性、开放性推动科普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领域,突出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打造科普新模式、新场景,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的科普服务,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强化数字赋能,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优质资源广泛传播,更大范围地服务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强化宣传,做好总结。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宣传好科技工作者做科普的典型事迹,展示好科普成效价值,提升公众参与度,营造浓厚氛围。活动宣传中,请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日和科普中国标识,突出活动品牌。9月14日前各单位报送活动方案,电子版发送至邮箱dtdxkjc@163.com,926日前,各单位总结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道、照片、视频等科普日活动资料一并报送至科学技术部1230办公室。

 系 人:赵晓芳 刘婷婷

联系电话:0352-7563236

电子邮箱:dtdxkjc@163.com

 

 

 

 

 

                                                        科学技术部   

202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