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系列讲座(三):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山西的明天会更好
2020年5月1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郝士宏副教授,做了题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山西的明天会更好》的讲座。
郝士宏谈到“三篇光辉文献”的内容包括:第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第二,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习近平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三,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第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第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山西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效,肯定山西政治生态实现由乱到治。第六,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郝士宏认为“三篇光辉文献”的时代价值是黄河文化经久不息、历久弥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黄河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可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经验与理论支撑。黄河文化蕴含的“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维系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支柱。黄河文化包容开放,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全方位开放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科技处、马克思主义学院)